语音播报
海洋热浪已成为全球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这些持续数天至数月的极端高温事件,会造成珊瑚白化、海草枯死和渔业崩溃,影响近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区域气候。然而,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海洋热浪与气候变率密切相关,但局地地理条件,尤其是海湾、海峡和水深变化,在海洋热浪形成和消亡中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队等,揭示了地理特征与海洋—大气过程相互作用对沿海海洋热浪的调节作用。
该研究以澳大利亚的鲨鱼湾为例,这一典型的半封闭海湾地形为探讨“地形、气候、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实验场。团队利用1981年—2020年ESA CCI海表温度数据和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刻画了过去40年鲨鱼湾海洋热浪的特征。结果显示,鲨鱼湾内外海域的海洋热浪在频率与强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湾内浅水区(≤ 25米)的海洋热浪事件频繁(平均每年超过2次),但持续时间短、强度较弱;湾外深水区(>25米)海洋热浪较少,却往往伴随与ENSO相关的暖水异常入侵,表现为更强烈、更持久的升温事件。
通过混合层热收支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地形在海洋热浪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湾口浅水区域受短波辐射影响较大,水体混合充分,升温过程相对湾外深水区域更加快速。但是,由于半封闭地形的存在,来自湾外的相对“冷水”平流过程,在湾口区域形成了“冷却”机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极端高温的长期持续。相反,在湾外深水区,热惯性较强、冷却机制较弱,当ENSO引导暖水入侵时,更易出现强烈而持久的热浪。这一结果表明,沿海地形改变了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决定了不同区域对气候异常的响应模式。
研究表明,海洋热浪的形成并非完全由大气和洋流异常驱动,而是地形、气候与海洋—大气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未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类似鲨鱼湾的半封闭海域或因“冷却”效应减弱,更易出现频繁且持续的极端升温事件。
该研究拓展了海洋热浪研究的地理学与热动力学视角,为理解气候变化下沿海生态系统的未来风险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支持。

鲨鱼湾海洋热浪指标的时空特征

鲨鱼湾混合层热收支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利川市|
缙云县|
司法|
汽车|
都江堰市|
酉阳|
五大连池市|
曲靖市|
伊金霍洛旗|
噶尔县|
高台县|
铁力市|
鄂尔多斯市|
灌南县|
漯河市|
玉林市|
嘉禾县|
来安县|
宁德市|
林周县|
宣恩县|
怀柔区|
邛崃市|
尤溪县|
光山县|
额敏县|
即墨市|
来宾市|
三江|
安新县|
南丰县|
鹤岗市|
长沙市|
呼玛县|
顺平县|
新密市|
冀州市|
宜良县|
深泽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