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免费月抛群_全国品茶修车资源交流入口_全国51茶楼信息网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学家开发新型邻近标记技术精准打击癌细胞

2025-09-11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字体:

语音播报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邻近标记技术能在细胞的特定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催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精准识别特定分子在微观世界中的“社交圈”,“看清”生命过程。

能否利用邻近标记技术的标记能力来主动改造细胞,解决医学难题,从实验室里的“观测工具”转变为一个“治疗工具”?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团队,通过开发一种深红光或超声波响应的“纳米机器人”(工程化纳米酶),将邻近标记技术改造为一种“治疗工具” ,实现了这一颠覆性的设想。

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并且缺乏肿瘤特异性。

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中通过具有高空间分辨 、强穿透性的红光或超声波,对“纳米机器人”(工程化纳米酶)下达高效催化的标记指令,精准而特异地在癌细胞表面制造出一个人造靶标。

原本信号微弱的癌细胞,瞬间像被贴上了一个巨大而闪亮的“通缉令”。随后一种特制的BiTE分子被引入,它能同时抓住癌细胞的抗原“补丁”和免疫T细胞。

这种高密度的标记,不仅是简单地指引,更像是吹响集结号。它能促使T细胞表面的相关识别受体高效聚集,触发其对光或超声波引导的部位实施精准的打击。

癌细胞被摧毁后,暴露了更多内部信息。这些新线索被免疫系统获取并传遍全身,帮助免疫系统学会自主识别这类癌细胞,使得免疫系统不仅能主动攻击远处逃逸的“同伙”,还能形成长期记忆。即使未来有新的癌细胞出现,免疫系统也能立刻识别并清除,如同接种了“肿瘤疫苗”。

通过精准地在肿瘤上人为制造出难以逃逸的靶点,不仅解决了免疫疗法中的核心难题,更激发了体内持久而强大的全身性抗肿瘤效应。

目前该研究在实验小鼠和体外临床肿瘤样本中均取得良好疗效,为开发更智能、更高效的下一代免疫疗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基于邻近标记的抗原扩增技术(PATCH)示意图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