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属于危重急症,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亟待针对其复杂病理机制发展创新治疗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设计并创建硒化神经干细胞外泌体SeNExo,能够缓解神经元凋亡、恢复胶质稳态、重塑胶质-神经网络,在小鼠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模型中获得良好疗效。
科研团队基于生物剂型工程研究成果,提出硒化神经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新策略?;谕饷谔辶字胛嗷プ饔?,团队发展出细胞膜表面超小纳米硒结晶成核新技术?;谏鲜黾际醮唇ǖ腟eNExo,可以保留神经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活性组分,并能够借助超小纳米硒形成的Se-O键,更高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在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中,SeNExo静脉注射后,通过APOE_LRP1配受体相互作用,跨越血脑屏障后抵达损伤灶,纳米硒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发挥神经元修复功能。通过上述协同作用,小鼠损伤灶面积减少,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研究发现SeNExo在重塑损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多组学测序分析显示,SeNExo可下调神经元内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及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胶质细胞激活相关促炎基因表达,促进胶质细胞恢复稳态;上调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的神经修复互作信号,下调炎症激活和胶质增生互作信号。
研究进一步将SeNExo治疗应用拓展到创伤性脊髓损伤小鼠模型。静脉给药后,SeNExo跨过血脊屏障抵达小鼠损伤灶,降低损伤灶内活性氧水平,抑制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步态分析结果表明,SeNExo治疗能够延长小鼠前足步幅,增加后足的足印面积和触地强度,改善其运动学功能。
SeNExo生物相容性高,仅包含源于体内天然微量元素硒和干细胞外泌体组分,具有可冻干、水化复溶的优异稳定性。目前,上述成果处于动物水平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8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等的支持。
SeNExo的制备、跨血脑屏障递送和协同神经修复示意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