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免费月抛群_全国品茶修车资源交流入口_全国51茶楼信息网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人员在原子尺度揭示海洋环境中氯离子诱发铜钝化膜破裂关键机制

2025-08-12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铜凭借优异的导热导电性,在工业与海洋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铜表面在碱性环境中可形成以氧化亚铜为主的钝化保护膜,来有效抑制腐蚀。然而,在富含氯离子的海洋环境中,该?;つぜ灼苹低崖洌潭贾虏牧鲜?。此前,有研究提出应力诱导断裂、局部溶解变薄、孔洞诱导坍塌等多种失效机制,但学界对氯离子如何在原子尺度上促进氧化亚铜钝化膜破裂的精确过程与主导机制尚不明晰。

为准确理解这一机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煽伞⒏毖芯吭崩旨也ê托炜酆显擞玫谝恍栽砣攘ρЪ扑?,并基于机器学习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约束分子动力学等先进计算方法取得了突破性发现:氯离子在氧化亚铜表面发生强化学吸附;氯离子表面吸附显著降低了铜原子溶出能垒;氯离子吸附导致表面空位形成速率远超内部扩散速率。

基于上述原子尺度的发现,研究人员从微观动力学层面揭示了局部溶解变薄机制为氯离子诱发氧化亚铜?;つて苹档闹鞯蓟?。这一机制核心在于氯离子吸附强力加速了表层铜原子的溶解流失,同时显著抑制了表面空位向材料内部的扩散速率。这种空位形成与扩散的巨大速率差异导致高浓度的表面空位无法及时“愈合”,从而在局部区域引发钝化膜急剧减薄并最终破裂。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stic insights into chloride-induced depassivation mechanisms of protective Cu2O films in?marine?environments为题,发表在《腐蚀科学》(Corrosion?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相关计算方法和结果

氧化亚铜腐蚀溶解机理示意图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